打印

[保健养生] 梅毒_关于梅毒的认识,嘿嘿。

0

梅毒_关于梅毒的认识,嘿嘿。

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的病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德国的霍夫曼和谢文定在
1905年首先发现,是一种呈现柔软纤细的螺旋体,有如金属刨花,因透明不易染色,又称为苍白螺旋体。梅毒是一种厌氧病菌,肥
皂水及一般消毒水可于短时间将其杀死。此种病菌入侵人体时,通常是在皮肤或者黏膜的破损处,形成具有特征的原发性病兆。感
染后,病菌会很快散播到全身,从宿主细胞获得粘多糖,并合成荚膜的N-乙酰-D-半乳糖胺,人体细胞中粘多糖遭到分解,组织受到
损伤破坏,开始出现溃疡,几乎全身所有器官、组织无一幸免,产生多变的临床特征。
    梅毒与肺结核、麻风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性行为所感染,此外也可能经由输血感染,而妇女怀孕时感染梅毒,会
经由胎盘传染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梅毒。要确实证明感染梅毒并不容易,因为并无临床症状,潜伏期10天至90天(约三周),只能
靠梅毒血清来检验,这种潜伏期状态称为隐性梅毒。

TOP

0

欧洲

美国在大萧条时代宣传尽早治疗梅毒的海报关于梅毒的起源和传播有很多争执,据西方学者认为,梅毒最初出现于美洲。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的水手们从美洲把梅毒带回了西班牙[1],一年后又传至法国、德国和瑞士,1496年出现在荷兰和希腊,隔年英格兰和苏格兰亦有病例,1499年漫延至匈牙利、波兰和俄国。结果,梅毒横扫欧洲,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万,梅毒被称为“美洲大陆的复仇”。早期的安全套因而出现,用于防止性病传播。1495年梅毒在那不勒斯爆发流行,又称“那不勒斯病”,这一年法国统治者的查理八世为了收复那不勒斯王国,发动的入侵意大利战争,那不勒斯被围困,城内的妓女和妇女被赶出城,遭到法国士兵强奸,法国士兵迅速的感染并传播梅毒,那不勒斯成了梅毒流动的场所,费尔南多在日记中称之为“法国人病”,故梅毒又有此别称。在其他地方,法国人称之为“意大利病”或“那不勒斯病”、“西班牙病”,阿拉伯人称为“基督徒病”,大溪地则称为“英国人病”。1530年,意大利维罗那的医生兼诗人弗莱卡斯特罗(Girolamo Fracastoro)发表了《西菲利斯:高卢病》(Syphilis,sive Morbus Gallicus)一韵文诗,诗中主人翁是一位名叫西菲力士(Syphilus)的牧羊人[2],患有高卢病(morbus gallicus),是一种性病。有人认为可能是第一位患有梅毒的人,于是便把这种疾病叫做 Syphilus。

TOP

0

亚洲

16世纪以前,中国尚无梅毒的记载,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把梅毒传播到了亚洲。1498年,梅毒出现于印度。大约于1505年,梅毒由印度传入中国广东岭南一带,当时称“广东疮”、“杨梅疮”,此后梅毒向中国内地传播。陈司成著《霉疮秘录》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论述梅毒最详尽的专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梅毒流行情况。梅毒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在16世纪时带入中国的,古代也称花柳病、杨梅疮、霉疮、秽疮等。申斗垣著《外科启玄》卷八,对梅毒在中国有详细论述,以梅毒的各种症状分类命名:杨梅结毒、杨梅癣疮、翻花杨梅疮、阴杨梅疮、杨梅痘子、杨梅疳疮、杨梅圈疮。民间传说清朝同治皇帝也死于梅毒(清朝官方记载死于天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上海市梅毒患者有49万人。1949年以后,梅毒在中国据称曾一度被消灭,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梅毒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999年发病率已增至8万余例。梅毒是一种古老的性传播疾病,最早在美洲出现,后传入欧洲,17世纪初经广东沿海传入中国,随后蔓延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据报道,梅毒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甚为广泛,一些大城市的梅毒发病率达4.5-10.1%,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高达48%。那时候梅毒的“知名度”很高,俗称“杨梅疮”、“花柳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封闭妓院、取缔妓女的措施,控制了梅毒等性病的流行。尔后,撤销了大部分性病防治机构,医学院校也取消了性病课程,许多中青年医务人员压根儿就没见到过早期梅毒,至于一般年轻人甚至还没听说过这种病。早在1636年,陈司成著《霉疮秘录》一书就对梅毒作了记录:“独见霉疮一症,往往外治无法,细观经书,古未言及,究其根源,始于舞会之未,起于岭南之地,致使蔓延通国,流祸甚广”,“一感其毒,酷烈匪常……”,“入髓沦肌,流经走络,或攻脏腑,或寻孔窍……,始生下疳继而骨痛,眉发脱落,甚则目盲,耳闭”。“甚则传染妻孥,丧身绝良,移患于子女。”梅毒还可以由母亲通过胎盘血液传给胎儿,从而导致早产、死亡、或娩出先天梅毒婴儿。可是近几年,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一样在中国大陆死灰复燃,而且迅速蔓延。在东南沿海经济腾飞地区尤其普遍。这个地区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更为严重。娼妓、由农村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以及不健全的医疗保健制度导致了梅毒在中国的传播。

[ 本帖最后由 lingdong911 于 2009-12-23 09:19 编辑 ]

TOP

0

传染途径

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初起时为全身感染,病程缓慢,在发展中向人体各器官组织入侵,也可潜伏多年甚至终身没有临床表现。梅毒从传染来源可分为后天梅毒(获得性)和先天梅毒。后天梅毒在长期病程中,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和反应性的改变,症状时显时隐。一般可分为一、二、三期。第一期为下疳期,也就是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一般经过2到4周左右,在阴茎、阴唇、阴道口等处发生炎症反应,叫“硬下疳”,也叫“一期梅毒”;第二期为斑疹期,合称早期梅毒,传染性强,皮疹遍布全身,以四肢更明显,典型的症状为皮肤丘疹;第三期为晚期,会严重损害心脏和大动脉,造成心血管病变,并侵蚀脑和脊髓,造成精神病变,传染性小。

    典型的梅毒第二期症状,可从手掌与脚底看到红斑与溃烂。梅毒螺旋体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人体后2-3天,经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在3周左右的潜伏期结束后,发生硬性下疳,初起患部微红,逐渐出现硬结,直径约1厘米,单个,偶有2或3个。绝大多数出现在阴茎冠状沟附近,偶见阴茎体、阴唇系带、尿道、耻骨部位。非性交传染时,可见于唇、舌、肛门、医务工作者手指等处。下疳表面可破溃糜烂。下疳早期螺旋体多,而血清反应阴性,4-6周后全身淋巴结肿大,而血清反应转为阳性,表示机体对梅毒螺旋体起了反应。由于局部免疫,下疳可“不治自愈”。潜伏在体内的螺旋体继续繁殖,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大量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广泛的第二期早发梅毒疹。皮疹多呈红、棕或青色玫瑰疹或斑疹型梅毒疮,惯发于躯体前、侧面和上肢,对称,不融合,圆形、椭圆形或稍不规则形。由于机体存在一定的免疫力,第二期也可“不治自愈”,再次进入静止的潜伏状态称第二期隐性梅毒。如未彻底治愈,在感染后2年或4年之内仍会复发,称为第二期复发梅毒疹。皮疹数目较少,颜色较暗。此外,肛门和外生殖器可出现扁平湿疣,其为乳头状片状损害,表面糜烂有渗出液。口腔、阴道上皮可发生灰白色周围充血的粘膜斑。以上损害中存在大量螺旋体,传染性极强。此外,尚有脱发、关节痛、骨膜炎等暂时受累的良性症状发生。本期各种损害仍可“自愈”,期限为4年,超过4年即进入第三期,或晚期梅毒。

     晚期梅毒的损害不仅限于皮肤粘膜,并可侵犯任何内脏器官或组织,破坏性大,病程长,可危及生命,血清反应多为阳性,但传染性小。晚期皮肤粘膜梅毒分为结节型梅毒疹和梅毒瘤两种,多发于头部、前臂、肩胛等处;后者称树胶样肿,结节大如胡桃,数量少,形圆,高出皮肤,中心逐渐软化破溃,形成圆形或多环形有凿缘的溃疡,有稠厚的树胶样分泌物。好发于头皮、前额及小腿等处,上腭及鼻部树胶样肿可致硬腭、鼻中膈穿孔,形成鞍鼻等。

    梅毒感染10-20年后可发生内脏损害,主要是梅毒心脏病、主动脉瘤、脊髓痨、麻痹性痴呆等。胎传梅毒或称先天梅毒的幸存者可出现楔状门齿、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由于人类对梅毒无先天性免疫力,无预防性疫苗,最好的预防就是注意性卫生,洁身自好,杜绝性混乱和性放纵。即使完全治愈的病人,如果再与梅毒患者接触,还可导致再次感染。

    梅毒是艾滋病出现以前最令人生畏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当然它也是一种很难对付的疾病。梅毒是由一种运动起来有点像精子的叫做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传染的,它们怕干燥,怕氧气,所以在人体外的生活力很低,在干燥和阳光照射下很快死亡,普通消毒剂如升汞(1:1000)和热肥皂水都能在短时间内使之死亡,煮沸则立即死亡。所以通过汽车拉手、楼梯扶手等公共设施是不会传播上梅毒的。梅毒螺旋体在潮湿环境下可以生存较长时间。梅毒主要通过性交接触传染,除了生殖器与生殖器接触外,也要考虑到性器官与口唇、手的接触传染。传染途径还包括接吻,共用餐具,医务人员检查患者、接触病人血液等的间接感染。因此,在医院里为梅毒病人检查、手术时用过的器械,应专门严格消毒。

[ 本帖最后由 lingdong911 于 2009-12-23 09:20 编辑 ]

TOP

0

治疗

在盘尼西林出现前的日子,水银是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可外用又可内服,医生会用水银膏药清洗梅毒患者溃烂的伤口以减轻病患的痛苦,通常还配合高温蒸汽浴使用。19世纪期间,较有用的碘化钾开始被运用,但副作用亦不在话下。1910年德国化学家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与他的助手秦佐八郎从上万只兔子上实验,发明砷凡纳明(第六○六号化合物,即二氨基二氧偶砷苯)治疗梅毒,成为梅毒特效药,开创了微生物性疾病的化学治疗途径,后来又发明新砷凡纳明(第九一四号化合物),这时梅毒总算有适当的疗程。欧立希因此得到了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抗生素盘尼西林有效治疗梅毒,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疾病经验,但仍无法将梅毒由世界上消除。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17 06:27